登录 | 注册
中华何氏论坛、团结姓氏兄弟、振我家声、兴我中华!
中华万家姓 >> 中华何氏论坛 >> 源流古迹 >> 浏览主题 版主
 
 何氏娱乐   何氏动态   论坛留言   何氏图片   何氏文化   各地寻亲   新闻公告   源流古迹   家谱分支   何氏人物  全部分类
  回复:何氏源流史话之八:台湾何氏源流参考 第 6 楼

十四世何子旋,雍正丁未年(1727)生,据说他是背着父亲的“灵骨坛”和叔辈何子清来台湾的。他们相差十一岁,虽然同是诏安县,但是子旋是三都桥头乡,子清是离岛五都靖和社人。他们叔侄二人都娶张氏女子为妻,很可能是向张振万垦首“张达京”或张国租地当佃农或买下开发权利,因为何厝地区当时属于汉番交界的模糊地带。尤其子旋的妻子小他十九岁,有可能是当年流行的“童养媳”。但是子旋有五子传后,子孙最多,所谓“大厝内”就是他们。祭祀公业何金三、北管师傅何锦顺十九世;何义结里长、何学金师傅二十世;何清标董事长、何山阳师傅、家长会何嘉郎、何聪洲顾问二十一世。子清和子旋都有二十三世孙了;其中,何锦顺、何金山可说是“小房大叔公”,已经做“叔公太祖”了。

    另外,有人说何子旋是在大陆生了五子以后才渡台的,根据考证不可能,因为老大在1764年出生,推算老么是1772年,已经是乾隆中叶末段了。

乾隆年间:

    十三世何朝保,族谱没生辰资料,无法考据来台年代,但也有二十三世孙了。

    十五世何疑、何算、何强三兄弟相差九岁,约1770年左右来到何厝。但他们以七世祖祯远为派下开基祖,可能第七世迁到诏安。此派在第十八世开始自立昭穆(辈份诗文):振清通世泽,为善衍家声;继体云礽远,承祧基业宏。家长会何再添常委二十一世,此派也有二十三世孙了。

    十四世何汉,无生辰资料可查,已传廿二世孙。

    十九世何均,无生辰资料可查。来何厝以后,后代有人迁往大里仁化,已传二十六世孙。

    十二世何文惠,无生辰资料可推算,但已传二十二世孙。此派下各世孙祭祖时,都要呼请“姑婆”(何文惠的姑妈)。那是因为何文惠渡台时,带姑母的养女高氏一起上船,在海上遇到暴风,非常危险,船主很有经验知道解救办法,当众宣布:船中有谁犯了祖先劫数,必须祈求上苍或告慰某家神主才能化危为安,否则船覆海中。这时何文惠马上烧香祷告:“船若平安靠岸,又创业有成愿与高氏结成夫妻,并奉祀高家祖先。”不久,风平浪静,顺利靠岸。数年后,开基创业,并与高氏结婚。后代子孙遵照文惠公遗训,年节拜祖时,必先呼请姑婆及丈公(高氏在唐山的祖先)和何家祖先一起受拜。现在此派已传到二十二世。

    十五世何恭笃,无生辰资料,但已传二十二世。

    十四世何坐,生于乾隆壬午年(1762),来台应在1782左右,已传廿一世孙。

    十六世何明山之祖先,来到何厝以后,再迁到北屯二分埔,也传到廿一世孙。

嘉庆年间:

    十五世何位,出生年代不详,但已传至二十二世孙。

    十六世何诰,出生年代不详,后代有人再迁雾峰乡,也已传到二十二世孙。

    结论:纵观何氏家族祖先陆续开发何厝地区,应在雍正十二年(1734)以廖朝孔为首的“六管业户”开发西屯、北屯以后的年代;再依族谱的生辰推算,来自诏安县的何子清年纪最大,何子旋第二。他们叔侄二人可能是最早开发何厝庄的了(公元1736年左右)。而平和县最早来何厝的是何怀安(1745年左右),但他的子孙不久就迁居东势里。如果,以开发时的辈份,就以十一世的何怀安、何淑慎、何秀满三人最大辈,但是何秀满最慢来,相差六十年左右。

    从血缘聚落形成,发展成多姓族亲(入赘、入嗣)可看到二百六十多年的蜕变;尤其是这二十几年来,土地重划以后,外地人口大增,何姓宗亲比例只占百分之十左右。世界永远再变动,不变的是所有中国人的家训:教忠教孝、有情有义。今天住在何厝地区的虽然多数不姓“何”,但是我们都是“好厝边”,“新何厝人”都以住在“六何里”为荣,我想过去“恩怨情仇”就像眼前云烟,大家好好重视儿童教育、社会教化,将来“入相出将”肯定不是梦。 (原作:台湾/黄庆声)


作者:h05810 (2007/4/8 17:21:55)   回复此贴
当前总数:6 每页5条 当前2/2页 [1] [2 


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,请 登录 注册 发贴.


当前在线:共4人 会员0人。列表: 游客  游客  游客  游客
本论坛网络实名:中华何氏论坛  执行时间:2,298.8 毫秒
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,与 中华何氏论坛、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
Copyright by www.10000xing.cn   中华万家姓   天驷文化
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